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42章 希望在眼前(三更)(2 / 3)

&esp;&esp;王大娘一声叹息,“世道艰难!没想到那么大的山庄,也会亏钱。”

&esp;&esp;“亏得可多了。今年种什么都不行,还要亏种子钱。什么都涨价,我们工坊已经大半年没开过全天工。都是做半天,有时候半天都做不了。”

&esp;&esp;王大娘点点头,“那就依着你的意思,先让三娘在家里跟着你爹好好学学,好歹打个基础。等到明年,还是得想办法,替她在山庄找个活干。就当是她替自己攒嫁妆。如今,没有嫁妆,都说不到好亲事。”

&esp;&esp;“那些娶不到婆娘的光棍汉,还敢挑三拣四?”王元娘不敢置信。

&esp;&esp;王大娘嗔怪,“三娘当然不能嫁给光棍汉,怎么着也得是有点家底子的人家。那样的人家,对姑娘家都挑剔。”

&esp;&esp;王元娘“哦”了一声。

&esp;&esp;王大娘动了心思,“你们工坊可有合适的小哥?要不介绍给三娘。这年月,还是得有一门手艺傍身才行,不用担心挨饿。”

&esp;&esp;王元娘答应道:“回去后我仔细打听打听,要是有消息,我让人给你们送消息。”

&esp;&esp;“行!”

&esp;&esp;说完三娘的婚事,王大娘又开始操心儿子二壮的婚事。

&esp;&esp;“你二弟,也是老大不小的年纪。要是有合适的,你给相看相看。”

&esp;&esp;“二弟现在能挣钱,就是苦了些。他是男儿,晚几年成亲也不要紧。等他多攒点钱,将来说亲姑娘家才稀罕他。”

&esp;&esp;“真要再等几年?我和你爹,都挺着急。”

&esp;&esp;王元娘忙说道:“山庄的男儿,成亲都晚。怎么着也得有点家底子,至少能拿出一份聘礼,才能成亲吧。二弟现在挣的钱,给了家用,一文钱都剩不下。你让他娶妻,难道空手去娶吗?谁家父母这么狠心,将闺女许配给一穷二白的男人?”

&esp;&esp;王大娘想了想,“你说的有理。那就再等几年?”

&esp;&esp;王元娘重重点头,“好歹让二弟攒点聘礼,再说成亲的事情。”

&esp;&esp;“行!都听你的。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王元娘同沈小哥在娘家住了一晚,第二天又赶往婆家。

&esp;&esp;沈小哥几兄弟早就分家,但父母都还健在。

&esp;&esp;当初他成亲的时候,就已经约定好,他人不在家里,照顾不了父母的起居生活,就得出钱出粮尽孝道。

&esp;&esp;当他带着媳妇,给父母送粮食送布匹送钱,可把老人家高兴坏了。

&esp;&esp;几个兄弟也高兴。

&esp;&esp;他们赡养父母,沈小哥送给父母的东西,终究也有他们的一份。

&esp;&esp;最令人稀罕的还是棉布。

&esp;&esp;偏远乡下地方,哪有机会见识到棉布。

&esp;&esp;沈小哥送回来一匹棉布,比两百斤粮食还让人高兴。

&esp;&esp;连带着,对王元娘的观感也好了些,没有成亲那会那么挑剔。

&esp;&esp;儿媳妇能干,也能挣钱养家,好!

&esp;&esp;沈家条件比王家条件好。

&esp;&esp;晚上吃的是稠米粥,伴着酱菜,还有半个粗面馒头。

&esp;&esp;馒头一看,就知道放了好几天。

&esp;&esp;每天吃一点,省着吃。

&esp;&esp;即便放在锅里热过,始终比不上当天新鲜做的馒头。

&esp;&esp;不过,没有人挑剔。

&esp;&esp;这年月,能有一口吃的,就是最大的幸福。

&esp;&esp;小两口在婆家住了一晚,又急匆匆赶回山庄。

&esp;&esp;年底,争取多干点活,多攒点粮食。

&esp;&esp;等到明年,青黄不接的月份,就有余力帮衬两边家里。

&esp;&esp;家里还剩下两匹麻布,锁在箱笼里没动。

&esp;&esp;这是小两口的家底子,等到急用的时候,两匹麻布也能派上很大的用场。

&esp;&esp;这一天,王元娘去四季布庄问活计。

&esp;&esp;新任四季布庄富贵山庄分店店长高初,他告诉王元娘最近没有适合她的活计。

&esp;&esp;正在王元娘失望不已的时候,紧接着他又问道:“你家沈小哥会做皮靴鞋底吗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